石浩宇一家住进了县城的新房子,周围的邻居纷纷送了乔迁礼。
上次他们来住,并没有这么大张旗鼓,所以附近的邻居只以为他们是在装修。
这次他们租了辆拖拉机,装了一车满满的东西,惊动了周围的邻居。
蒋薇薇一一收下了礼物,做好登记,第二天也一一去还了礼。
第二天孩子们要正式上学,是由石浩宇和石磊去送的。中午和下午放学也是他俩去接送的,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由孩子们自己回来。
等一切步入正轨后,蒋薇薇也着手请人装修门面。有着前世的经验,蒋薇薇对做生意可谓是驾轻就熟。
介于他们住在这里,后院又有水井,她还是从吃食方面着手。
主要是做吃食,有石磊和李红英帮忙,不至于让他们到了县城,就觉得自己没事做。而且县城的早餐太简单了,除了米粉,面条,包子,小笼包,馒头,油条,没有其他的了。
她要做馄饨,饺子,大肉包子,还有卤粉,凉皮,凉面,还可以做卤菜和快餐。因为这里离学校不远,离学校远的学生可以来她的店里订餐,包月和包学期的学生还有优惠。
有了规划,蒋薇薇行动起来也干脆利落。石浩宇负责买材料和宣传;李红英负责在烧火,洗碗,;磊负责收拾碗筷,打扫卫生;蒋薇薇则要做这些吃食,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开始的时候,生意没有起色,大家对新鲜的食物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没有几个人愿意尝试。
蒋薇薇就请人做了个推车,上面放了煤炉子和蒸锅,直接摆在门口蒸。人少的时候,她还推着走街串巷的叫卖。
卖的最好的是大肉包子,蒋薇薇不仅做的大,而且舍得放馅。一般人吃一个这样的肉包子就饱了,壮汉吃上两个也够了。卖的价钱与别人的还一样,都是一毛钱一个,馒头一毛钱两个。
有些买过大肉包的人,还特意问了她的店在哪里。碰到下雨的天气,他们还会来店里买包子,看到店里没吃的过,有些人也会试着去尝尝鲜。
慢慢地,蒋薇薇的小餐馆的收,也在一天天的增加。由第一个月的一百元,到第二个已经涨到了六百元,以及第三个月以后都维持在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