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2)

同病相怜的还有宋老头,直到挂电话,也没沾到话筒一下。

他一直在旁边磨手擦掌的等着,谁知老婆子一讲完电话,就啪一声挂断了。

他足足愣了十几秒,才回过神来,面露委屈,控诉道,老婆子,你怎么把电话挂了呀?

他还没跟孙子讲两句呢!!

宋母白了他一眼,从兜里掏了一毛钱递给小卖部老叔后,才回道,电话费多贵啊,你有什么想问的,想知道的,问我好了

宋老头:

你跟孙子讲那么久,怎么没嫌话费贵啊?

这会儿倒嫌了??

再说,他就讲两句,能费多少钱???

宋老头板着张脸,心情有些不爽。

宋母不理他,给完钱后,脚步轻快的离开了小卖部。

知道宝贝孙子在那边过的好,还意外的听到朵朵姐弟俩喊她奶奶。

此时的她,心情别提多美了。

哎,老婆子,你等等我,你倒是跟我讲讲大宝在那边的事情呀!

看她走了,宋老头忙跟上,迫不及待的追问着电话内容。

没办法,电话挂都挂了,又没法再打回去,他再不满也没用。

只能退而求次,问老婆子了。

唉,也是他这人脾气好,舍不得跟媳妇生气!

宋母可不知道他心里的那点自恋,不然非得笑死不可。

这会儿,听到他问了,她也不卖关子,笑点着头,说是挺好的,老三媳妇对他也还不错,昨儿一到家,就给他做了鸡腿吃

跟朵朵姐弟俩相处的也好,今儿老三不用值岗,带着他们兄妹仨去镇上玩了,听着声音还挺乐呵的

知道孙子在那家里没受啥委屈,宋母一扫之前的愁眉苦脸,笑的脸上皱褶子都起来了。

讲话也有劲了,跟刚刚比起来,完全是两个人。

宋老头也被她感染了好心情,笑呵呵的点着头,乐呵就好,乐呵就好,小孩子嘛,都喜欢去镇上

他也喜欢,特别是镇上卖的酒,那味道啧啧,好极了。

一想起这个,宋老头酒瘾立马就上来了,忍不住的砸吧着嘴。

宋母走在前面,并没有看到他的动作,笑点着头,是啊,小孩就爱玩,大宝还说老三带他们去饭店吃饭了,还买了很多零嘴,这孩子,也不知道省着点!

她嘴上这么训着,脸上的笑容却是半点没少。

宋老头明白她这是嘴不对心,看到三儿子舍得给孙子花钱,心里别提多高兴呢!

见状,不由打趣道,我看你啊,这是口是心非,羡慕孙子了

去,宋母捶了他一下,嗔道,那是我孙子,我有什么好羡慕的呀?

这死老头,说话老是这么没边!

被打了,宋老头也不生气,笑呵呵的揉着胸口,一会儿,才继续问道,今儿他们去镇上玩,老三媳妇没一起去吗?

其实,对于这个三儿媳妇,他印象不是很深。

唯一记得的就是长相不差,性子很娇,话少,还很宅,除了出来吃饭,就没见她踏出房门过。

哦,听老婆子跟儿媳妇们抱怨说这姑娘性子傲,看不起他们这些乡下人。

听到这些话,他是没多大感觉的,主要还是那几天,他被村里人喊去帮忙了,常常不在家的原因。

再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一向不理儿子儿媳妇们的事情,除非闹的太过了,他才会出来镇一镇。

其余的,都交由老婆子去处理。

大宝说她要去医院上班,没空一起去,说等下次休假了,再带他们去玩

听完孙子讲的那些事情,宋母这会儿再提起林怡静这个儿媳妇时,语气也好了不少。

宋父点着头,听着她对孩子倒是不错!

听到这话,宋母没点头,也没摇头,只叹气道,且看着吧,希望她不是故意做给老三看的!

孙子是个懂事乖巧的,也是个懂的感恩的孩子。

她只希望林怡静能看到孙子的这些优点,从而优待他!

宋老头懂她心里的顾虑,轻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吧,真要相处不来,咱再把孩子接回来就是了

再说,人都会变的,以前老三媳妇年纪小不懂事,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懂的当父母的辛酸了,脾气自然也就收敛了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话放孙子身上,也是一样的。

当初三儿子再婚,看几年都没回来接孩子去团聚,老婆子就担心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光顾着新家,忘了在老家还有个孩子。

抑或是嫌这个孩子累赘,不想接过去。

现在三儿子终于回来把孩子接走了,老婆子又愁孩子受委屈。

可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啊?

他还想跟老婆子快快乐乐的,活到九十九岁,儿孙满堂呢!

他这话倒是安慰到宋母了,脸上重新挂上了笑脸,点着头,也是,老话不是说嘛,只有自己当父母了,才懂父母恩!

她都好些年没见到这个儿媳妇了,说不定人家真变了呢?

宋母觉得自己这个做婆婆的,该大度一些,不要老把儿媳妇想的那么坏。

想通这一点,宋母的心里顿时一阵轻松,瞬间觉得周身舒畅了不少。

她这才明白,整天怀疑一个人,那也是一件挺累的事情啊!

有时候人啊,想通一件事情,也就一眨眼的时间

感觉到她的变化,宋老头很是高兴,忙不迭的点着头,正是,正是,咱凡事往好的想,事情也定往好的方向发展

别看他文化不高,这说起话来,道理是一道一道的。

宋母瞪了他一眼,笑啐道,说了几十年的话,也就属这句最中听了

宋老头呵呵笑着,也不反驳。

就这样,夫妇俩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朝家的方向走去

在二老跑出去接电话时,宋家所有人也没离开,继续坐在院子里,边剥花生,边等着人回来。

等二老重新踏进院子,众人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心里纷纷松了一口气。

笑了就好!

笑了,就代表老娘心情好!

老娘心情好了,就代表他们也不会成为出气筒了!

雨过,终于天晴了。

老大媳妇李霞很有眼色,一看到危机解除了,忙起身,殷勤的给二老倒了杯水。

娘,您喝水解解渴

嗯,宋母接过,豪迈的喝了一大口。

刚刚跑了一路,又讲了那么多话,她也是真的渴了。

没人招呼的宋老头也不生气,乐呵呵的接过水,径自喝着。

看二老只顾着喝水,性子比较急的宋老二出声问道,娘,是三弟打来的吗?

宋母放下水杯,捶着腿,笑点着头,是你三弟打来的,他今儿刚好带着大宝兄妹仨去镇上了,顺便打回来报个平安

应完,她重新抬起簸箕放腿上,继续剥着花生。

也许是心情好了,劲也回来了,花生到了她手里,一捏一个碎。

听着这些碎壳的声音,就知道她此刻的心情,有多美了。

去镇上了?三弟不是才请了半个月假,有时间去?,问这话的是老大,宋建邦。

说是今天还有一天假,就想着带孩子们出去逛一下,宋母出声,给他解着惑。

那看来大宝在那过的不错,宋建林脸上带笑,戏谑道,娘,您老这下可以放心了吧?

从这些言语中,他能感受到三哥对孩子的在乎。

嗯,我这心总算是落地了,宋母笑的合不拢嘴。

今晚,她要多吃点饭才行!

没看她这几天愁的,都瘦好几斤了嘛,得补回来才行

她脸上的笑容也感染了几个儿子,脸上纷纷跟着挂上了笑容。

倒是几个孩子,在听到堂弟可以去镇上玩,都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