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多亏了典韦(1 / 2)

战友情敌 男人是山 1035 字 2021-02-26

渡过了艰难的几天几夜,全旅官兵的意见就来了:既然是中俄双语软件系统,指挥中心发布命令为什么不能用中文?非要用俄语不可呢?

一旦我们的俄语水平过不了关,岂不就等于成了瞎子聋子?咱们中方研制者为什么连自己的语言也不敢用?

这个问题,军威在军区作战部接受培训时学员们就提出来过,作战部的首长说马上向上面反映情况。可是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现在,军演已经是迫在眉睫了,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还要等到猴年马月解决?军威虽然学习了电脑基本知识,但是对于电脑应用技术还是外行。

现在,遇到这样的实际情况,只能请教内行典韦。典韦说,按照道理,既然是中方主持开发了这样的软件,那么就应该是用中文来实施指挥应用,

即使是个别的地方用了俄语,也会有相应的软件系统给予调整和纠正。现在,军区让参演部队学习俄语,大概是怕俄罗斯方面坚持用俄语,所以让大家做好两手准备吧?

“如果将来的军演实施用中文发布命令的话,我们岂不是白费劲了?”军威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荒唐。

“让战士们掌握点俄语知识,没什么坏处吧?”典韦笑了笑,军威就明白了,估计,在上层,对于采取何种语言发布命令?也许是有争议的。现在的争议没有结论,部队就只好从最坏的结果去考虑了。

但是让这些根本没有基础的炮长们学习俄语,确实是勉为其难。别说他们,就连军威自己在军区接受培训时,对那些蹩脚的俄语还觉得头疼呢!

“既然是中俄双语系统,想必应该有语种转换技术吧?”军威突发奇想,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

“应该是有的。”典韦马上知道军威想什么了?如果能够得到那一套语种转换技术的话,只要把那软件植入到指挥接收器里,前方的俄语就会自动的转换成汉语了。

“但是这种技术属于高级军事机密。我们一般人得不到的。”典韦先是皱了下眉头,转而又舒展开来,想到了什么,说:“沈阳市有一家民间科技公司,据说研究过这种系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如果你能联系上他们的话,我们花些钱购买他们这套技术。省得咱们的官兵遭这份儿洋罪了。”

“好的。我上网找找他们,碰碰运气。”典韦说着就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型电脑,劈里啪啦敲打了一阵子键盘,好像是寻到了那家公司的网站。打开对方的qq客服就聊起天儿来。

客服只是谈一些普通软件的工程项目,对于这一款软件,她有点儿不敢作主,说是要请示经理才行。典韦就让她请经理来谈。经理认识典韦,就问他,为什么想到了这套软件?

典韦实话实说,说自己正在军演训练准备现场,因为是上合组织的军演,其中的指挥中心使用的是“中俄双语软件系统”,

部队的炮长们不熟悉俄语,临时培训难度太大,故而想开发一套直译功能的软件,省去了官兵们学习俄语的烦恼。

经理听了,立刻哈哈大笑说:“既然是双语软件,就不会单一的使用俄语。放心,等到军演场上前方发布命令时,一定是使用中俄双语的。如果是俄语的话,那就不是双语而是俄语软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