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辞上书,荣家覆灭(2 / 2)

严溯略有些黝黑的肤色,忽然显现出一层可以的红色

他点头的动作幅度太小,要不是沈念心眼神好,估计都瞧不见。

沈念心满意地一笑,随即摆了摆手,道,好了,我知道了。严大人快去给你们家殿下办差吧,这儿没你的事儿了。

外头正兵荒马乱,人心浮动,而她竟然还有心思当月老做红娘。也不知是她太过淡然,还是根本就是心大。

五皇子书房,穆子奕独自静坐在书案后,神色凝重,心里头的压力更加沉重。

早朝之上,傅西辞奏折上所说的那些罪状,只要仔细谋划一番,并非不能脱罪。即便是无法抹除在诚明帝心中的怀疑和污点,他也能保住一条命下来,这一点他并不担心。

可是他担心的是他还想留在盛京城,留在权利的中心。眼看着废太子和豫王落得如今的境地,或谪居黔州,或圈禁小桁山别宫,穆子奕真的不愿意去步他们的后尘。

当日混在押送粮草队伍中的那个京畿武备营的詹士荣成略,确实是他手下的人手不错。荣成略是荣家偏远旁支的一个庶出子弟,在荣家是半点儿好处都轮不着,若非是投到了他的门下,恐怕连这个六品詹士的位置也坐不上。

他当初刚开始入朝参政的时候,对荣家的态度其实是十分暧昧的。他虽然年幼,但皇家的孩子,哪个不是心智早熟?

穆子奕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母妃之所以会急病而薨,都是因为荣家连战权位和泼天的富贵,才逼迫荣顺妃自行了断从而保全他这个皇子的。

这样的荣家让他心生胆寒。所以在他不得不依靠荣家的时候,也打从心里在抗拒着荣家的亲近,对于荣家满门伪善贪婪的嘴脸都觉得难以忍受。心里甚至想着,有朝一日,等他得到他应得的权力和地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荣家清理个干干净净,绝对不会让他们成为自己日后的污点。

所以在荣成略投到自己门下的时候,一想到荣成略的姓氏,他就算计好了今日的局面。他天真地想着,就算这件事有一天会东窗事发,能顺势让荣家顶罪,将荣家给拉下这滩污水,也算是为母妃报了仇了

可是真的到了东窗事发的时候,他才发现,即便他再是不耻荣家人的嘴脸,也不能改变他是荣家外孙的事实。更让他无可辩驳的是,若是荣家当真因此而覆灭,那么他这个亲王做的,跟空壳子也没什么差别了。

不,我不想死,我也不想像穆子熙一样身败名裂,永无出头之日!穆子奕神色阴郁,眉间戾气黑沉。

他看着手中那份隽秀的簪花小楷的手书,心中忽然迸发出一阵狂喜他并非没有出路,他一定能从这场困局中走脱出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了荣家又如何?只要能安然度过这场危局,他穆子奕定然还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三日后,因蓄谋损毁军需粮草,涉嫌妨害西北战事,及谋杀朝廷命官未遂等罪名,大铭朝的四大世家之一,荣氏一族就此被抄没。

就连原本正在大肆修建改制的睿王府,这两天也都停工了。

若说平日与荣家交好的宗亲世家中,有谁还想要为荣家说两句好话,可是在见到是御刑监指挥使司徒玄琮亲自出面抄没荣家时,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到诚明帝面前去多嘴了。

百年积淀的世家,最终却落得个这么凄凉的晚景。外人冷眼瞧着,尚且为此唏嘘不已,而作为荣家一直一力扶持的睿王殿下,此时却在闭宫自省,一句求情的话都没有为荣家说过,一句冤枉都没有为荣家喊过。

诚明帝看着御刑监呈上来的荣家上下几百份口供,又看了一眼没有任何动静的穆子奕那边的暗报,他沉沉地叹了口气。这一段时间来前朝的接连几番大的动作,让他越发觉得力不从心了。

唉,到底还是老了,再也看不得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了。可是像荣家这种毒瘤,只要存在一天,就始终是潜在的危害。无论他日后要将这江山交到谁的手里,都不能将荣家这样的隐患留下。

盛德安脚步轻轻地走近前来,到底还是打破了这寂静的沉默。

他躬身道,陛下,贤妃娘娘派人来问,说是晚膳是否要到承乾宫那儿去用。盛德安笑了笑,道,贤妃娘娘还说了,今早上起来,秦王殿下就会咧着嘴儿笑了,不过到了午后便开始哭,想来该是因为父皇没去抱抱他而觉得伤心了。

诚明帝闻听这话,原本沉郁冷情的神色终于缓和了一些,甚至还隐约浮现起些许的笑意来。

他的语气是这几天以来难得的轻快,道,走吧,去瞧瞧。小六儿这一向乖巧,不过小半天不见,朕心里也有那么点儿惦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