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安脸上堆着的笑意又重了几分,恭恭敬敬地将沈念心这尊菩萨送走了。
沈念心并没有立刻回四皇子府,反而是带着莫眉喜和司徒玄璎进了宫,到承乾宫去给沈贤妃请安,顺便将三皇子府的喜讯带进宫里,让沈贤妃也跟着沾沾喜气儿。
更重要的是,她今日在三皇子府闹得这么一场闹剧,虽然当时是事急从权,但若是真的细究起来,也确实是她坏了规矩。她还得提前到诚明帝面前去请个罪才成,要不然等到回头大长公主派人闹上门来,那可就有她头疼的了。
好在诚明帝十分好说话,听到三皇子妃生下个姑娘,也是十分高兴,当即就赏了好多东西下去,而且还越过了穆子誉这个亲爹,直接为小姑娘赐名梓瑞,封了个郡主的爵位。
梓瑞郡主尚在襁褓之中,不知世事,然而三皇子府却因为诚明帝的这道旨意而引人注目了起来。当然诚明帝并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对于新降生的皇孙女十分高兴罢了。
大皇子府的皇长孙,不满周岁便夭折了;而东宫太子妃诞下的嫡皇孙,刚一出娘胎就先天不足去了,这让诚明帝如何能不忧心难过?此时三皇子府终于有了喜讯传来,且不说是皇孙还是孙女,总归是道好意头。诚明帝此番如此重恩,未尝没有勉励远在云州的穆子誉的意思。
至于沈念心这个到别人府上砸场子的人,诚明帝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还以她敏察内情,对梓瑞郡主有救命之恩为名,可劲儿地赏了她一番。且不说旁人如何看待这件事,诚明帝只是看着沈贤妃高兴的样子就觉得赏得没错。
沈念心一时无缺,对于这些赏赐倒是无所谓,但是诚明帝这样的态度确实是帮了她的大忙了。若非如此,许云溪再到娘家去告个状,毕竟同时皇室宗亲,大长公主若是真的要有心为难与她,她怕也是躲不过的。
好在诚明帝非但没有怪罪她,反而还重重地赏了她一通,至少这一举动彻底堵住了大长公主的嘴,免得日后她再以这个由头来寻她的麻烦。
诚明帝很快便离开了,泰元殿中还有大堆大堆积压的折子等着他去处理,于是承乾宫中,又只剩下沈贤妃和沈念心几人。
屏退众人,服侍的人就只留了巧盼自个儿。沈念心便让莫眉喜去给沈贤妃问脉,得知并无异常后,这才放下心来。
你呀,就是太过小心了。沈贤妃倒是浑不在意似的,如此,反而显得沈念心神经紧张了。
没了那两位,这后宫里也找不出第三个心思那么阴毒的人了,心儿你不必为我担心。
沈念心知道沈贤妃的说的是谁。可是沈念心却让人放心不下。她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原来大婚之后她第一次入宫时,在承乾宫沾染到的冥香散,竟然会是永和宫那边儿动的手脚!
可是这样的话她也不能跟沈贤妃明说,只得时不时地寻着由头,亲自带莫眉喜进宫为沈贤妃诊诊脉象,如此也能放心些。
姑姑知我是个胆小怕事的,就别笑话我了。沈念心微微一笑,也不反驳,就让沈贤妃当自己是胆子小好了。
而沈贤妃却起了调笑她的兴致,意有所指地道,你还胆子小?都能跑到别人的府上耀武扬威了。我倒是没看出来你究竟哪里胆子小了。
沈念心嘴角的笑意一滞,闻言便失笑出声,连连告饶道,还说呢,若不是那两位侧妃太过分,我也不能在人家府上,说打脸就打脸,等三皇子回京之后,说不好要怎么跟人家交代呢。
她这话说得,确实不假。等到穆子誉回京之后,她应该会和穆子誉有一次深谈。不说别的,就单说穆子誉对苏雅雅这个态度,就让她心生寒凉。任由府里的侧妃对皇子妃出言羞辱,盛气凌人,这样的穆子誉,和当年的桓成帝究竟有何差别?
真说起来,也还是有差别的。沈念心心想,至少当年的她比如今的苏雅雅强势硬气多了,起码不会因为桓成帝的刻意忽视冷落就让自己受什么实质的委屈。而苏雅雅看今天这情况,若非是她及时赶到,恐怕母女二人连命都保不住。
沈贤妃的注意力很快又转移到了别的事情上头,她目露憧憬地抚着小腹,语气欣羡地道,要是我也能生个女儿就好了她笑意柔和,说出来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心里话,若是个女儿,我定然要把她千娇百宠地养大,给她想看大铭朝最好的男儿做夫婿,决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
听着沈贤妃的描述,沈念心的心绪也跟着柔软下来。沈贤妃大抵是真的希望能生个女儿的,不必加入到残酷的党争之中,尤其还是在前面有那么多个已经成年的皇子的情况下,确实生一个小公主要比一个小皇子安心得多。
就说咸福宫的那个蒋昭媛,如今不就是有女万事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