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府。
哈哈哈,因果轮回,报应不爽!梁侧妃对镜描眉,苍凉的眼眸中划过一抹嗜血狠绝的锋芒:总要有人为我的柏桐偿命的,呵,你们统统都要死!
主子。梁侧妃身后站着的那人沉声道,东宫中的人手,怎么办?
梁侧妃的视线仍旧落在铜镜之中,不以为意地道:不过是两个低贱的兔儿爷罢了,解决掉就是了,有什么为难。
她并非是什么都不懂的妇道之人,即便是身居内宅,但也是入皇子府多年的侧妃,又怎么会对当前的朝局毫无所觉?
梁侧妃当然清楚,现在的时机对于整个大皇子府来说都至关重要。她选择这个时候朝太子妃下手,定然会引来诚明帝对大皇子府的猜忌,以至于更倾向于东宫一方。
可是这些,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的全世界就只有柏桐,而柏桐现在已经死了,而且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争斗而死!
梁侧妃心中的恨意何其甚也,如今能让东宫和大皇子府一同覆灭,都给她儿子陪葬,又有何不好?
泓晖阁中。因为太子妃薨逝,嫡皇孙刚出生便夭折,即便穆子恩正处于禁足静养之中,诚明帝也还是来了。
皇贵妃在毓秀阁处理后事,哭得不像样子,连带着整个毓秀阁的宫人都哭声震天,甚至都能传到泓晖阁里。
也不怪那些宫人哭得如此悲戚,任谁心里没有点兔死狐悲的凄凉?在东宫中伺候的人,大多都清楚太子是个什么荒唐德性,眼看着向来主持大局的太子妃薨逝,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东宫怕也是至此再无出头之日了。
父皇穆子恩一身素缟,颓然跪在诚明帝的脚边,失声痛哭起来,父皇,孩儿一人之荣辱可以无所谓,但那是孩儿的发妻和第一个孩子啊太医说,太医说那是个男孩儿,那是父皇您的亲孙儿啊!
若是母后还在世,她该多期待这个孩子啊穆子恩伏在诚明帝脚边,痛哭不已,父皇,您要为儿臣的发妻和孩儿做主啊!
穆子恩并没有直接挑明,但是内里的意思却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他落得今日下场,是有人故意陷害。他自己如何落魄冤屈都好,心里可以不怨,但是要害他的人竟然还嫌不够,又继续朝他的妻儿下手,这样大的仇,他实在心痛难当。
而且穆子恩又一次提到了敏柔皇后。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深得圣心,自然知道,敏柔皇后在诚明帝心中的地位何其重要。不出手则矣,但凡出手,总要达到最佳的效果才好。
果不其然,一提起敏柔皇后,诚明帝的神色便柔软了很多。再看穆子恩,心里对他之前的那些失望也有所减轻,反而更加同情现在他孤家寡人的凄凉处境。
诚明帝自然将穆子恩所要表达的意思全数领悟。所谓过犹不及,若是穆子恩明明白白地指控说,是穆子熙要陷害于他,那诚明帝可能还得好好想想。可穆子恩这回学聪明了,并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穆子熙,反而只说自己有多委屈多心痛。
诚明帝自然会将他那些未尽的话脑补出来。
这回的事,你也委屈了。诚明帝叹了口气,你节哀顺变吧,发生这样的事,朕心里也难过。你放心,朕会给你和太子妃,还有嫡皇孙一个完整的交代的。
他也只字不提穆子熙,但是对于太子妃和嫡皇孙双双殒命这事,他心里的怀疑对象已经隐约指向了穆子熙了。
尤其是在豫州一事的真相传至他书案上之后,他对穆子熙这个长子已经失望透顶,对于他的手段狠辣决绝也有所预见。数千百姓的性命他都可以眼也不眨地填进去,那么东宫这对母子对于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父皇,父皇啊穆子恩没有指控穆子熙的过错,只是一直抱着诚明帝的大腿哭号着,孩儿心里,孩儿心里苦啊孩儿从小就没有享受过母后的疼爱和照顾,虽然父皇您对孩儿教导爱护,但是孩儿心里,始终有遗憾。孩儿原想,等到太子妃诞下皇孙,一定做一个像父皇您一样的好父亲,和太子妃一起好好照顾皇孙,让他幸福快乐地长大。可是现在父皇,孩儿又只有您了孩儿什么都没有了太子妃也去陪母后了
穆子恩声声痛哭,惹得诚明帝心中也酸涩不已。当初敏柔皇后,不也是难产薨逝的吗?当初她好歹留下了嫡子给他做念想,可如今的太子却比当初的自己可怜,妻儿俱陨
诚明帝感怀一番,当即便降下旨来,为夭折的嫡皇孙赐名柏桁,追封皇太孙,而太子妃也被追封了惠文孝仪四字封号。
此旨意一出,满朝哗然,宗室群臣都纷纷感叹太子受宠之甚,而穆子熙当天回家便将书房里的器具摆设都砸了个稀巴烂。
原以为因着穆子恩掘堤一事,已经将他打压得再无起复之可能,哪成想太子妃竟然在这个时候难产薨逝,生生又让穆子恩打了一把绝地反击的亲情牌!
皇太孙?!穆子熙双目赤红,咬牙切齿,呵,死都死了,追封又有何用,看穆子恩能得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