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明帝没有想到,这个在皇贵妃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几年的女人,竟然会是个如此愚昧无知又心思歹毒的人!敏柔皇后的亲妹妹,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人
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会害他。皇贵妃哭着摇头,我是要帮他呀,沈家二姑娘是抽中过凰签的人,只要她嫁给了太子,那太子的运势就一定会有转机的!
她双眼晶亮,满是期许地看着诚明帝,陛下,您就成全我吧。您要把我打入冷宫也好,要赐我一死也罢,都好,只要您高兴,您要我怎么样都好,我只有一个请求,最后一个请求,您让沈家二姑娘嫁给太子做继妃吧,求您了,看在姐姐的份儿上,您就救救太子吧!
诚明帝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皇贵妃,这个女人明显已经疯了。她怎么会有这种愚钝的想法?认为有了凰签,就可以做皇帝了?
真当他那么好糊弄?去年那个也说是抽到了凰签的许云若,不也是玩儿手段玩脱了么。
这些要拿凰签做文章的人,都当凰签是菜市场的大白菜吗?你有一棵,我也有一棵的。
诚明帝心下冷笑。想效仿庄靖懿皇后的生平事迹,也要对照着《大铭史》好好算一算,庄靖懿皇后抽中凰签的时候,已经是带着数十万大军在西北打了好几年的仗,军功累累,已然超过当世任何一位将军了。
可这些人呢,平日里足不出户,偶然去一趟昭慧寺,就敢说自己抽中了凰签,还意图借此嫁入皇家,飞身成凤凰。这算盘打得是挺响,可是他做了这么多年皇帝,也不是傻子。
你真这么想?诚明帝冷哼一声,你如果真的要想让沈家姑娘嫁给太子做继妃,可以,朕没有意见。只要太子承受得起因此而带来的舆论压力就可以。
民间虽有在热孝期内成婚的风俗,但是在皇家却是少有的。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东宫太子贵为一国储君,也不需要为了自己的妻室而遵循所谓的守孝。
但是人要脸,树要皮。皇家的人,其实更注重脸面和名声。要是太子真的赶在太子妃尸骨未寒时就迎娶继妃,那么之后朝中言官们的弹劾折子,恐怕就得在他的桌子上堆积如山。
皇贵妃已经昏了头了。她知道,今日过后,她再想见到诚明帝一面可就难了,而若是想要借着敏柔皇后的情面在诚明帝面前讨恩旨,过了今天,恐怕也再也没有机会了。无论如何,她也要将这个握有凰签的女人给太子纳进东宫!
陛下,太子自己也是愿意的。臣妾求您了,看着太子再成了家,臣妾就是死也瞑目了啊皇贵妃苦苦哀求,诚明帝也懒得再看她这副德行。
朕也不会要你死。诚明帝语气冰冷,仿佛不带一点情绪,朕甚至会保留着你的位份,你日后就到素心斋去养老吧。
一个住在冷宫里的,空有封号的皇贵妃,除了让在北齐的大公主身份更体面些之外,也没有什么旁的用处了。
自打敏柔皇后薨逝之后,皇贵妃入宫,掌管后宫事十余年,位同副后。而今日,也只落得个迁居冷宫的下场,再无后话。
诚明帝答应了皇贵妃,让沈嘉绮嫁给太子做继妃。只是这时间上,诚明帝却是不愿意太着急的。眼下是多事之秋,太子也正处于风口浪尖,在这个时候给他赐婚,且不说朝臣会否反对他不通人情,就单说成婚后的太子,能否承受得住言官们的痛骂?
然而诚明帝的旨意还没有来得及下达,就听说了锦衣卫暗中搜集到的消息。
是关于安国公府的。
沈嘉绮,失踪了。
被皇贵妃心心念念惦记着,想要送进东宫做继妃的沈家二姑娘,赶在有旨意传来之前,离家出走了。
诚明帝听闻这消息,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就摆摆手,也不欲追究了,只对司徒玄璟吩咐道:派人跟一下,别走漏消息。看贤妃的意思吧。她若是担心就派人保护一下,想带回来就带回来。贤妃若是无意,就随她去,让人看着,别伤了就好。
司徒玄璟立刻应下,就着手安排去了。虽然世家贵女离家出走这种事,是败坏世家名声,有违闺誉的大事,但是很明显,诚明帝并不想追究。
好在赐婚的旨意还没定下,不然到时候再出走逃婚,于沈家上下,可都是难以开脱的重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