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年之期,椒茶之意(2 / 2)

杜康忙不迭点头,一一记在心里。

穆子晏又说,芭蕉要移栽在假山旁边。

杜康有些困惑,但还是一个字都不敢错的记在了心里。

那话本集子上,雨润芭蕉一词旁,还有一行隽秀却潇洒的沈体批注ashash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

穆子晏想起那小女人趴在书桌上提笔写词的模样,不由得周身气势都和软了几分。她既想听雨润芭蕉的趣味,又何必只在梦里?

他看向窗外,一片晴空朗朗,心中第一次对七夕这日子,期待如此迫切。

然而此时的豫州,可不像盛京城那般风光和煦。这里已经下了一个来月的大雨,中间统共也没停过几天,洪水更是三天两头地来上一拨。穆子恩的赈灾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不过这次随同他来的幕僚中,确实有几个有脑子的。趁着之前有几天晴天的空当,紧赶慢赶地着人修好了大部分的堤坝,这大大的减少了豫州一带的郡县的受灾情况。而早在他离京之前,齐老也是再三叮嘱,这次赈灾绝对要一心一意地办好,半点儿不该伸手的东西都不能碰。

穆子恩难得如此拎得清一回,这次的差事办得倒也算是漂亮。

他看着外头又下起了瓢泼大雨,不由得叹了口气,这雨要下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啊。

周围随同的官员见他一脸的落寞,以为他是担心百姓受灾严重,于是都纷纷感叹起太子殿下的仁德贤达来,甚至时候还在递往朝廷的折子里大加笔墨地赞扬了他一番。

殊不知,穆子恩只是有点寂寞罢了。当日离京时,要是知道这一趟要出来这么久,他说什么也不会因为跟太子妃一时赌气,就将文琪公子和文辛公子两个人都留在东宫。

至少得带一个出来陪他嘛。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ashash

穆子恩的思维还沉浸在那两个小倌的滋味儿里,不妨打从官驿外头忽然跑进来一个差役来,一下子打断了他的思路。

旁边的县令生怕他冲撞了太子殿下,连忙跑过去挡在前面,何事如此惊慌,若是冲撞了太子殿下,你有几个脑袋够砍,啊?

那差役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直接就跪下了,紧张得结巴了起来,外外外外面,有一个神、神神神叨叨的人,说是有天,天天天天机要向太子殿下泄露ashash啊不,要向殿下禀报。

穆子恩一愣。想了好一会儿这脑袋才转过弯儿来,天机?什么天机?

差役说:他他他他他说,天机不可泄、泄、泄露。

众人:刚刚不是还说有天机要向殿下泄露的吗?!

某县令站出来道: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这八成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信口开河,殿下不必放在心里,微臣这就派人去给他打发走。

其余的官员们也都纷纷附和。

可是穆子恩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别呀,走吧,本宫倒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天机。说不定这乡野之地,真有什么土地公也说不定呢。

天知道,穆子恩被这连月的大雨已经折磨得无聊死了。眼下终于有乐子送上门来,不去看个热闹简直都对不起他这一个月来的清心寡欲。

一出官驿的大门,就见一个道士打扮的老头手里举着个杆子,上面还挂着个白色布幡,写着天机不可泄露。

众人无语:这道士简直太坦诚了。

豫水去,祥瑞出。若问归于何处,白虎足下可寻。然后那穿着一身破烂道服的老头就扛着白布幡走了。

众人再次无语:这道士简直太任性了。也不问问人家听没听懂就走了?要是没听懂,他不是白折腾一圈儿了吗。

穆子恩却脸色沉了沉,暗自记下了那道士的话。他询问地目光落到几个亲信谋士身上,果然见有人也同他一样,神色凝重。

他作为东宫太子,对天意啊祥瑞啊这种话题,总是特别关注的。那道士说豫水去,祥瑞出,虽然看起来神神叨叨,但未必没有道理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