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沈念心得了承乾宫的旨意,一大清早地便入宫去给沈贤妃请安。
俞梁进贡了一些香料来,陛下赏了承乾宫一些,我便想着让你来先挑一些合心意的带回去。沈贤妃一如既往地疼爱她,有什么好东西也是第一时间想到她的。
谢姑姑惦记了,心儿便厚着脸皮,顺便给二妹妹和五妹妹也带回去些。
沈贤妃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忽然说起了另一桩事来:心儿你的婚事既然已经定下了,那绮儿的婚事是不是也该提一提了?你祖母和二叔可有提过这事?
二姑娘的婚事?
沈念心忽然想到沈嘉绮手上那支凰签若是真要议亲,她的婚事又要如何安排才好?
怎么,可是有什么难处?沈贤妃见她神色有异,不免有些担心。
沈念心回过神来,心中有些犹豫,不知道要如何跟沈贤妃说起。不过凰签这事儿,到底悬乎。毕竟有许云若这个前车之鉴摆在那儿,她实在是不想再牵扯这两个字出来了。
若是诚明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误以为沈贤妃对于这凰签也有所算计的话,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于是她轻笑一声,打算将这话题糊弄过去,也没什么,只是我记得,二妹妹好像对步小将军的赫赫威名向往已久。
别怪她祸水东引,她说得可都是大实话呀。
沈贤妃竟真的听了进去,而且还认真地思考了起来,武安将军府么论家世,咱们沈家是弱势了一些,不过毕竟咱们安国公府的底蕴摆在那儿,也差不了太多。
沈念心不置可否。如果安国公和老太君之后真的会为沈嘉绮相看步维桢,那她绝对是半点儿意见都不能发表的。她若是赞同这门亲事,日后沈嘉绮得知了步夕颜和步维桢还曾属意过她这事儿,心里肯定会不痛快的。而她若是不赞同,那沈嘉绮必然当时就会与她心生嫌隙。
这样早晚都讨不了好的事,沈念心自觉还是应该避开才好。
咳,这事二叔定然也会上心的,姑姑也不必替二妹妹操心太过。沈念心轻咳一声,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便想跟沈贤妃聊聊这俞梁国进贡来的香料到底有何不同。却不想,她刚才这句本没有什么暗示的话,听在沈贤妃耳朵里,竟又无端勾起一抹难言的忧伤来。
是啊,沈嘉绮还有你二叔替她操心。沈贤妃目光恻然,随后长长出了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似的,姑姑一颗心都提着,把你的亲事定下来,也该放心了。你二妹妹也好,五妹妹也好,都有人惦记着呢,姑姑才没那么多闲心搁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身上呢。
沈念心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何其有幸,虽然从未见过这副身子的生身父母,但是祖母和姑姑都如此疼爱她。若是有一些不慈不悌的长辈亲眷处处挟制,她说不定要多心累呢。
沈贤妃正要招呼她去挑选香料,就听承乾宫大丫鬟巧盼在寝殿门口低声唤了一句娘娘。
进来吧。沈贤妃眸光微闪,看向巧盼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探问。
巧盼一进门来,依次向沈贤妃和沈念心见过一礼,便道:禀娘娘,启祥宫的淑妃娘娘病倒了,常宁宫和景阳宫刚刚都派人去探望了,永和宫也有东西送过去,咱们是否也要表示一下?
梁淑妃病倒了。不必多言,沈念心想也知道,大抵是之前她在泰元殿外跪的那一宿,没能到达成想要的目的,这才郁结于心,一病不起了吧?也不知道穆子熙现在是个什么境况,连儿子都赔进去了,也没能让穆子恩伤筋动骨,他心里肯定不会比梁淑妃好受多少。
她还想着穆子熙那边的境况,就听见沈贤妃开了口。
本宫私库里有一株陛下前些日子赏下的百年老参,你这便送到启祥宫去吧。沈贤妃手里捏了一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字来的香料,转而对沈念心说:这些东西的名字都复杂得很,我听盛总管报了一遍,却是一个都没记住。
她嗔笑一声,开玩笑地自嘲道:姑姑这是上了年纪了,瞧着记性!你挑一挑,有喜欢的就多带些回去,旁的也少带一些,平日里换着熏,添些意趣。
沈念心眸光微闪,低声应诺:姑姑哪里的话,您才双十刚出头,怎么能算是上了年纪?若是祖母听见了,定然是要气上半晌的。
沈贤妃闻言,轻轻嗯了一声,也是,我在这宫里,年资算得上最轻的了。就连荣昭仪,都比我早入宫许多年。
她话中似乎意有所指,然而沈念心一时却没想明白她的意思,直到沈贤妃继续说下去,陛下的意思,今年的恩科之后,五皇子也该入朝学着接触政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