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国公府如今情势,她要想入皇子府做个侧妃,恐怕都有些难度。而她向来嚣张惯了,若是要她接下来数十年都屈居于另一个女人之下,她想想都觉得有些烦躁。
何况沈家百年传家祖训,除却现如今府上的三房之外,并没有纳妾的规矩,她从里到外,都不可能学得来如何去做一个侧室。当然,说白了,她就是不想委屈自己。
而沈念心本身就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一旦有了目标,就知道如何去一步步达成自己的目标。不管未来她的路在哪里,在诚明帝面前博几分好感,总归会有用的。
只是一直在承乾宫中安慰自家姑姑的沈念心并没有预料到,今日这一出,竟还带给她一个意外之喜。
永和宫中,万德妃正笑呵呵地等着自家儿子来给她请安。而得了永和宫传信的穆子晏,在辞别诚明帝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万德妃宫里。
老四,你跟母妃说说,你看今儿个那位姑娘如何?万德妃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的温和柔软过了,那是沈贤妃的娘家侄女,前安国公的嫡长女。论家世,确实是弱了些。但是啊,却是个顶顶有福运的。
穆子晏坐在万德妃下首,端起早早备好的紫姜茶,小呷一口,不疾不徐地回道,母妃喜欢?他掩在杯盏后的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而他那双慑人凤目却仍旧蕴着一层寒凉。
儿子养了十几年,万德妃对穆子晏的情绪变化还是十分敏感的。她一看见他那眼神,立马就着急了,生怕自己话还没说完就惹来他不喜,连带着对那沈家姑娘都厌烦起来,于是当下也不卖关子,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话都说了个明白。
那沈家姑娘,确实是个有福运的。我听说,昭慧寺的语慧大师曾评价她是,宜家宜室宜社稷,你说这寻常人家,哪里会有这样的好命格?
穆子晏不置可否,只语气平淡地应了声,这都是哪里来的小道消息?母妃平日里还是少听些传言比较好。
万德妃见穆子晏仍然是一副不上心的模样,当下就急得不行,老四,我可跟你把话说明白了,来年你就该出宫去开衙建府,加冠成婚了,这正妃侧妃几个人选,你若不自己上心,那便只能母妃替你上心了。当然,母妃也不会拿这样的大事强迫于你,眼下这不是就有个给你自己去相看的机会么?陛下亲旨应允沈家大姑娘在宫中小住,你就多抓紧抓紧,莫让母妃再跟你操心了,可好?
穆子晏却仍旧没有明确答复,只反问了万德妃一句,若是那沈家大姑娘,当真是如母妃所说,是宜家宜室宜社稷的好命格,母妃以为,太子与大皇子会生生放过这个机会?
万德妃被穆子晏问住了,凝神细想了片刻,脸色果然难看了几分:那大皇子府上正妃病重,听太医回复说,怕是熬不了几个月了,如此一来,这继妃的位子确实也是个极好的筹码,而太子东宫里,侧妃位份还未占全,于安国公府来说,也是够抬举他们的了。若是他们两个人也起了这心思,那
穆子晏也不把话说透,只等着万德妃自己把那些弯弯绕绕都想明白。只是他的脸色却越发阴沉ashash即便只是听到有人把她和其他男人连在一起谈论,都让他觉得难以忍受。
她只能是他的,从前世到今生,从头到脚,从名字到人,都是他的。
万德妃很快也顿悟过来,语重心长地叮嘱穆子晏,儿啊,你可以一定要抓住机会,趁这几日她在宫中小住,多与她接触接触。我看今日她对你,印象大抵还算是不错的。更何况,无论是大皇子府继妃之位,还是东宫太子侧妃之位,都不抵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子正妃来得尊贵。
穆子晏一挑眉,抬眼看向在那儿喋喋不休的万德妃,给了她今日进入永和宫后,他的第一个笑容,母妃竟看中沈家大姑娘到如此地步,不惜以正妃之位相许?
万德妃眼中光彩熠熠,正妃之位又如何?她是沈家嫡女,她太祖父是庄靖懿皇后的胞弟,又是语慧大师断言的宜家宜室宜社稷的福运灵通的命格,做你正妃,刚好合适。
穆子晏微微低了低头,既如此,便依母妃的意思。年前父皇也不会再派下差事,倒也确实不忙。
万德妃一得到他首肯,立马高兴地只念阿弥陀佛。穆子晏的视线落在她尾指上那枚鎏金护指
又想到,她曾经也戴过这玩意儿。上面是什么图案,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不过没关系,他日后有的是时间看着她,陪着她。
母妃若无别的吩咐,儿臣这便告退。他所有情绪都掩藏得很好,没有丝毫的欣喜外露。只他踏出永和宫的步子,比往日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