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疏雁也没有推辞,展颜一笑,“真的承蒙大家看得起,本王妃自当尽心竭力,为大家办好事,服好务。”
“来,为我们基金会的大掌柜,干一杯!”不知道谁大喊一声,中热皆都附和着这个提议。
贺疏雁再次端起酒杯,张口喝下。
“大家很尽兴啊!”杯中酒刚刚下肚,就听到方铭琛的声音响起,抬眼一看,他已经走到了屋子里面。
众人看向他,心里是说不出的钦佩,这次的大灾面前,秦王和秦王妃的形象已经筑牢在百姓的心底。
“见过秦王!”众人皆都郑重行礼。
“请免礼平身!”方铭琛朗声说道,“今日王妃召集大家过来,本王一直记挂,料理完公务,就过来了,不想还是晚来一步,请大家见谅!”
“臣民惶恐!”众人又是深施一礼。
“王爷,基金会已然成立,本王妃被大家推举为大掌柜。”贺疏雁走到方铭琛面前,含笑说道。
“恭喜王妃!”方铭琛没有多说,深情地望着她,“众望所归。”
然后,方铭琛对众豪绅说道,“刚刚王妃也给大家说了,这次的投资,大家可以免除做生意的契税,而且,这两项新政,是便民立国的大事,今后,将被载入北疆的史册,到时候,各位的名字都将被写入,子子孙孙都将享受这份尊荣。”
这一番话,根式鼓舞人心,尤其是说这项新政会被写入史册,还要煮上知道名字,那可是千秋万代的好名声啊。众人欣欣然,心底的激动不知道如何表达,饶是被视为见利忘义的商人。
这个时候,也深深被打动。
方铭琛这次推行的减税政策,当时只是针对的百姓和小本生意人,这些豪绅尽是做的大买卖,平时还想尽办法来偷税漏税,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查找政策漏洞,所以监管起来非常困难。现如今方铭琛明令告知,加入基金会,投资之后,就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谁还会冒着被加倍处罚的危险,去偷税漏税?
基金会,作为一个崭新的渠道,官府可以利用这个渠道,来做一些府衙的正事,造福一方百姓,不失为一项善举。
“投钱的多少,大家回去准备,明天起我会在这里单独开设一个雅间,用来接收投资。”贺疏雁将具体的事项跟大家说了个明明白白。
其中募集的资金都全凭自愿,绝对不会因为贺疏雁是王妃就加以强迫,大家这个时候,信任的自然也是秦王和王妃。
贺疏雁给大家承诺的,是捐出的资金越多,减免的税赋也就越多,当着一条条的好处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激动万分,两眼放光。
这个成立大会之后,贺疏雁每天都按时前往酒楼的这个包间,等着各路豪绅的投资款项。
大半个月过去,进展还算是顺利,每日进进出出的,日子过得越发的滋润和充实。
这一天,方铭琛晚上在书房批阅奏报,贺疏雁一直在他的身边转来转去,一会儿倒一杯茶,一会儿切一盘鲜果,方铭琛有些纳闷,平时贺疏雁不这样啊,今天怎么如此反常。
停下手里的公务,他抬眼看着忙忙碌碌的贺疏雁,“王妃,你好生歇一会儿,行吗?”
“王爷,你的奏报快批复完了?”贺疏雁喜滋滋地靠近他,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哦,还有几份?”方铭琛有些疑惑,不知道她这是要搞什么鬼,“雁儿,难道你想为夫了?”眼神里掠过一丝暖意,眼里着着一丝火苗。
贺疏雁知道他想歪了,不屑一顾地冷哼一声,嘴里却是软玉温存,“王爷,快些批阅吧,臣妾真真等急了!”
方铭琛心中一动,放下手里的奏报,起身就走,“雁儿,为夫来了!”
贺疏雁见状,咯咯笑着,闪到一旁,手里忽然就多出了厚厚的一本账本,递到方铭琛的面前,“王爷,你看看这个。”
方铭琛一怔,忽然明白,看贺疏雁的神色,也知道事情成了,慌忙将其搂在怀里,难抑心中的喜悦,“雁儿,让我怎么感谢你?”他并没有翻看那个账本,只是感激地附在贺疏雁的耳边轻喃。
贺疏雁摇摇头,旋即又点点头,“王爷,你想着怎么感谢我?”
“你想要什么,只管说。本王一定办到。”方铭琛信誓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