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寄云和周飞回头看到一个笑脸盈盈的男生,一米七左右,长得白白净净,略显瘦弱,左右手各提一个不大的包裹,一个箭步冲到他俩面前。
刘老师低头看了看信息表,这小子已经飞速填写结束,字写得歪歪扭扭,仔细辨别才能认出,而且他已经在刘老师看司徒寄云宿舍分配信息时,扫描到了自己的宿舍信息。刘老师微微蹙眉,依旧抑扬顿挫、富有耐心地说道:“不要着急,慢慢来。好吧,周飞你带他们一起过去吧。”
从作派看,他应该在初中也是一个风云人物。司徒寄云心中给出了判断,不由地想起初中时的自己:少年初成,锋芒毕露;天地之间,唯我鼎立;历经洗礼,低调方始。往事突然浮现心头,司徒寄云苦笑了一下,努力使得自己回归现实。
“你们好,我叫华远盛,常山县人。很高兴认识你们。”很明显新来的这个家伙是个自来熟,非常热情的自我介绍,同时也不管地上有没有尘土,随手放下包裹,两只手分别伸向两个人。
三个人紧紧握了握手,互相道过姓名、籍贯等。两个新生还相互注视了一下,“确认过眼神”,貌似属于可以成为朋友的类型后,对视着笑了。
周飞很有师兄风度,一把抓过华远盛的一个包裹,两只手分别提着两个人的行李,快步走在前面,边走边介绍着:“学校学习、生活条件在这两年改善了很多,但是还是很艰苦的,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看,这东西两座主楼就是学校的教学楼,西面的是高一高二教室,卫生间在楼外,呵呵坑位不多啊。东面的是高三专用教室,卫生间在楼内,这是给高三学长学姐们的优待,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司
徒寄云和华远盛边听边看,附和着不停地点头。在1997年的时候,在他俩心中,能有两栋宽敞的教学楼已经是很好了,因为他们初中的教室还是平房和瓦房,冬冷夏热。
“再看看这个礼堂。”周飞指着高一高二教学楼北侧的一个崭新的两层高的建筑说:
“这也是咱们的食堂,里面有一个大大的舞台,兼有礼堂的功能。它的屋顶可是时兴的钢桁架结构,据说和冀都市区的青少年宫一样呢。”
“唉,你们这一个届是幸福的,可以在食堂里面吃饭,当年我们只能在露天地里吃。”
周飞看着他俩兴奋地表情,感慨道,“只不过,里面还是没有餐桌,依旧得蹲在食堂地上吃。”
“呵呵,蹲着吃好啊,和陕西人一样,畅怀聊天,而且有利于消化。”华远盛充分体现了乐天派的本性。
司徒寄云则含笑不语,颇有城府的样子。这让周飞有点儿惊讶,因为他接待的几波新生,特别是从外县来的学生都对这个“雄伟”的礼堂惊叹不已。
“嗯,不错,够乐观。反正来常山中学也不是为了享受的,是来努力学习的。你们应该经常听人说吧,进入常中、等于一条腿已经跨进了大学校门。等三年后,就是天之骄子了。”周飞自豪地看着两人,眼中充满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