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侠式用餐(1 / 2)

正如学长周飞所说,食堂是气派和新潮的。特别是屋顶,无数的钢管三个一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然后又有序地排列组合,将整个屋顶架空起来,最后依靠礼堂四个角上的墩柱支撑起来,距地面十米左右,使得整个礼堂宽阔、视野极好,显得高远而深邃。

走进礼堂,右手边是一个舞台,足够大,既可以做会议主席团,也可以兼做表演节目的舞台。

正对礼堂大门,进深三十多米,一字排开二十多个打饭窗口,窗口分为主食区、素菜区和荤菜区,还有一个清真窗口和一个教职工窗口。

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中不少人还在拿着书本看着、读着、背着。

三个带着红袖箍的学生在旁边巡视着,还有三个则在正在吃饭的人群中巡视着,这些学生是值周生,顾名思义就是本周的值日生,负责维持学校纪律。这也是常山中学的又一大特色,属于学生自治的范畴。下面还会详细说到。

“怎么没有桌椅板凳啊?”贾正突然发现了什么。

他们眼前看到,打好了饭菜的人,三五成群的半蹲在地上,围成一圈,饭盆则摆在地上,乐呵呵地吃着。

“可能是蹲着吃饭有利于消化和健康吧。”许玉临自嘲道。显然来常中读书的人都不人是为了享乐来的,很快的大家便按照程大智的分工,忙了起来。三个人负责打馒头,三个人打菜,两个人打米粥,剩下的两个人负责寻找就餐的场地,并准备最后的洗刷饭盆。

“常中的饭菜不错,还不贵。荤菜三块一份、素菜一块一份,量也不少,都小半盆呢。”

排队的华远盛看着窗口旁张贴的菜单和周边匆匆离去同学盆中的饭菜,非常满足地说。

“嗯,不错,肉不少呢,一份菜够三个人吃呢!”风雅存

以不易觉察的擦汗动作轻轻带过嘴角,也十分满意地附和道。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学校食堂的饭菜也花样多起来,特别是荤菜。不过,常山中学有不少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所以常中的食堂饭菜普遍价格较低,而且实惠。尤其是馒头、玉米面粥和多样的咸菜,绝对可以管饱。

“是不是今天是刚开学的日子,伙食好一些,为的是欢迎新同学呢?以后不知道怎么样呢?”杜德伟永远是一副神秘、学究和无穷发散思维的样子。

旁边排队打馒头的司徒寄云眼光看似无意却敏锐地观察着四周,期许着看到“洛水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