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跟陈重在一起的时候,安倾一直在努力的找话题,就怕自己会想到这些事。一想到这些事,心头就会涌出强烈的不安。如果这份不安变成了现实,安倾反而还能放下心来,睡个安稳觉。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吧……
“安小姐,赶紧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吧。淋了场雪,万一生病了就不好了。”郭阿姨一边说着,一边把汤递给了安倾。
“好的,谢谢郭阿姨。”安倾由衷的说道。
“您放下吧,陈重哥的汤等下我给他端过去。他现在去开电话会议了,约莫着半个小时以后才能结束呢。”
郭阿姨也不把安倾当作客人,“行,那我就交给安小姐你啦!”然后郭阿姨转身就离开了。
安倾一个人坐在茶几旁,慢慢的喝着温暖人心的姜汤。
陈重的房子整体是欧式装修风格,高大面窗的客厅,让人心神荡漾。简洁对称突显沉稳,各房间都是端正的四方形,功能的空间划分和位置布局体现出了德国式的严谨。但是客厅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还有数十方宝砚,显得非常突兀。
安倾没想到,陈重竟然是一个如此文雅之人。桌子上还有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看来他闲暇的时候,经常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呢。
她一时好奇心大作,端着手里的姜汤,踱步走到桌子前面,细细的观赏起来。除了那些名人字帖,似乎那几张没有烙印的是出自于陈重之手吧。
这几张字帖的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一笔一划都是铿锵有力。
安倾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也曾经被父亲安培丰逼着学习书法,当时好像还写的很不错。但是后来,安培丰夫妇不幸遭遇车祸去世后,安倾被安庆国收养,却是再也没有摸过毛笔了。以前攒下来的一些书法技巧渐渐地也就荒废掉了。
想来也是非常可惜的啊!
安倾围着大理石案慢慢的转着,观摩着。却忽然看见,那些名人名帖底下压着一叠文件。安倾拨开字帖,发现那些原以为文件其实是一叠照片。
她拿起了照片,第一张是一个建筑物,很奢华的一间欧式豪宅。安倾看着这栋建筑,感觉自己隐隐约约好像是在哪里见过;第二张是地中海风格的花园,很别致也很优美;第三张照片安倾认识,是陈重的母亲,柳阿姨。照片上的柳阿姨年纪尚轻。
安倾一张一张的翻看着,这应该就是陈重幼年时候的一些照片吧,甚至还有和陈冬承的一些合影。
咦?安倾看着看着,忽然间就被一张照片吸引住了。为什陈重竟然还有自己的照片?照片里的安倾年纪很小,抱着一束满天星,甜甜的笑着,无忧无虑样子让人非常羡慕。
为什么自己没有这张照片?按道理来讲的话,自己的照片都在安庆国接自己回家时候,全部一起都带走了啊,为什么陈重这里竟然还有一张自己不知道的照片呢?
安倾疑惑着,一边往下翻着照片,却又被底下的另一张照片惊讶到了。这是一张全家福,一对夫妻,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男子前面则站立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这正是安倾一家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