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楼梯到了五楼,夏卿敲了两声房门,很开,门便被打开了。
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带着黑框眼镜,留着一头长发出现了。
“诶,小夏,来来,快进来……”
男子热情的侧开身,目光落在骆宁身上:“这就是那个唱《匆匆那年》的歌手吗?”
“对,是他。”
进了房间,夏卿扭身介绍:“骆宁,认识一下,这就是九天音乐的包总,也是我妈的学生。”
“他是学音乐出身,而且,专门为你的那个歌曲,谱写了一首曲子,待会你可以听听……”
“包总你好!”
骆宁伸出手握了握:“我这也是无聊时候写的,没想到会引起你们重视,谢谢了。”
“嗨!写什么,你能有这个天分,我们都羡慕死了……”
包总也是个健谈的人,转身带着两人进入茶水间坐下。
骆宁这才开始打量着九天音乐的办公区域,有七八名员工,虽然面积不大,可该有的设备都有。
录音房、十几台电脑、各种电子音乐设备、音频剪辑等设施,满满当当,二百多平的房间塞满了。
“骆宁?是吧?”
包总端着两杯茶水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合同文件:“小夏不知道有没有给你说,签约我们这个网站,没有什么费用。”
“这个我知道。”
“不过你放心……”
包总也是很坦诚的继续道:“第一首虽然没有钱,但只要真的能火了,也会给你我双方同时带来好处。”
“这个我明白。”
骆宁很清楚现在网络歌手的签约规则。
在这个刚刚进入萌芽阶段,几乎没有人能挣钱,都是先出名,后挣钱,既残忍又很现实。
况且,骆宁也没指望这首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生财之道。
如果有,就是这份合同上标明的使用权,歌曲属于骆宁独立创作,九天音乐辅助作曲,版权上也属于双方共同拥有。
这首歌如果带来盈利,双方分成,骆宁独占七成,公司占三成。
大体上还算公平。
签完合约,包总很开心的搓了搓手:“骆宁,那咱们现在可以录歌了吗?”
“应该没问题,不过我是第一次录歌,可能不够专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得劳烦你指导一下。”
骆宁一说完,包总不由得仰头大笑:“哈哈,你放心,我们有专业的音乐老师。”
录歌房在公司最里面,录音设备都是很先进的,墙壁四周张贴了强大的隔音防护膜。
在里面纵然喊破了嗓子,外面也听不到一丝声音。
两名年轻的男女,是这首歌的作曲人,拿着曲谱给骆宁详细介绍了一下,便将骆宁一个人留在录歌房内。
两人回到一面玻璃窗外,戴上耳机,开始调试录音设备。
末了,冲着骆宁打了个手势,开启录歌模式。
骆宁站在话筒前,同样戴着耳机,尝试性的跟着节奏,开始唱。
第一次,失败了。
歌词没有跟上曲子。
第二次,又失败了,歌词太早出现。
就这样,一直打磨了足足十几次,骆宁才慢慢找到乐感,试着闭上眼,开始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