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啊,啷个乖的娃娃,你们带会喊一天不听话,早就喊你们送下来不听!”
“”
蒋文和黄连英不知道说什么,黄连英则是来自母爱的感动,从来没想过自己孩子会做到这样,虽然之前在兴义住的时候,邻居们也都夸赞蒋征那么小就会自己做饭之类的,听话懂事等等。
但是黄连英和蒋文从来没有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有意义的事情来看待,现在和儿子分别一年的时间,回家来,这已经不是之前那几家人组成的邻居,一个村子怎么都有好几十户人家,最少也有20来户,这么多人说话,蒋文也就没有办法反驳什么。
算是被自己认识了许多年的人逼到了墙角。
中午蒋征回家来,蒋文叼着烟看儿子的眼神复杂,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事情,黄连英则激动的跑过来,一口一个“幺儿”,搂着儿子。蒋征对于母亲做的那些事情还有阴影,尤其是外遇的事情,自己见到的那个高个的男人,那个眼神,蒋征一辈子都还记得。
因此黄连英搂着蒋征,蒋征从内心来看是比较排斥的。蒋征没有推开母亲,内心冷冰冰的,黄连英也感受到了。儿子离开自己的这一年,似乎阳光了许多,同时自己也失去了弥补之前那翻错误的机会。
黄连英忙说道:
“你看妈给你买了廊子下来!”
对于蒋征而言,原本在城里的时候能让蒋征开口的东西就是资料,或者是书包,而蒋征看着别人用了5年的“一点通”参考书自己一直想要一本,虽然和黄连英说了几次,可是从来都没有买过。
黄连英这次带下来的资料就把儿子想要的书都买了一份,东西不算多就一本一点通、一本数学的奥数以及一本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钢笔之类的都买了一只,算是照顾到了蒋征长期以来的兴趣或者需求。
蒋征看见这些东西都比较高兴的,毕竟到这里的许久都没有什么所谓的资料存在,班级上那些个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听说周末都会去城里买资料之类的,都希望自己家的儿女能够考上“一五八”这样的学校。
所谓的“一五八”,也就是兴义一中,兴义五中,兴义八中,这其中两个学校的背景都不差,兴义市一中培育出了当时的蒋介石手下的三大名将之一的“何应钦”,当时何应钦想反蒋,奈何没有机会最后还是一起远走了台湾,算是兴义人的一件憾事。而兴义八中则是贵州醇酒厂的老板投资建设的学校,大概是因为不缺钱的缘故,师资力量反而一跃而起是兴义最好的学校。
因此作为兴义人基本都是以考上一中、八中为荣。
蒋征在实验班当中,大家都在抱着考上一五八的心思在学习,虽然多少有几个刺头,但是上课起来还是蛮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