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子再补了看哈。”
黄连英只好慢慢的把书包上线拆解下来,重新补。
等到这个书包完全补好,时间都已经1点多了。书本再次装进去,黄连英提一下看起来似乎还可以的样子,就催促蒋征赶紧的去上课。可是蒋征才背上去,一个刺耳声就穿了出来,蒋文在旁边兜不住自己的笑意:
“这个鬼!质量那点会啷个差!”
“要不是你一天还讲人家!”
蒋征是感觉背后不对劲急忙用手把书包的底托住,蒋文也就是被儿子的动作和这声撕裂的响声逗得乐了起来。
“就这种去了嘛,等晚上带你去买。”
蒋征慢慢的把书包放下来,又背在前面双手托住底部,才出门去。
至于黄连英说的晚上去买书包的话,蒋征也不敢当真,家里面出了这么多乱子自己还是清楚的,至于渴望新书包的事情,还是比较渴望的。
蒋征就这么托着书包去了学校,路上被那些同龄人笑话也是在所难免,何况黄连英用的是白色的线补的书包,痕迹十分的明显,或者说那股子难看的样子,是蒋征甩不掉的噩梦。
既然笑话成了理所当然且无法避免的事情,蒋征变把这现实变成了一种自豪,虽然这种自豪在那些人眼里还是如此的可笑。
“你妈补的咋个嘛,还不是个烂书包!”
这是蒋征同学的原话,虽然别人说的是事实的一部分,除开没有顾忌到蒋征的感受以外,其他的都是正确的。蒋征也无力反驳,也就只有袁玉林和杨雷这档子的人才会帮蒋征说话了。
事情果然没有超出蒋征的预料之外,当天晚上并没有真的带蒋征去买书包,蒋文没钱,黄连英很长时间没有做生意,更别说钱了,兜里面都掏不出5块钱的整数来。
思来想去的,当晚蒋文和黄连英就出去了,现在能赚钱的法子,只能是重操旧业,让黄连英去卖菜,不然这一家子的日子是没有办法过下去了。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做生意也得要本钱,现在是连本钱都拿不出来,只好是夫妻两一起出去找亲戚朋友想想办法,多少借一些钱来把生意做起来,这样子今年也能够好过一些。
第一天一大早蒋文和黄连英就一起出去,天还没亮,父母出去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还在睡觉,夫妻两弄了许多的菜到农贸市场去批发卖。蒋文卖完批发的菜就回家来了,时间也才7点多一些,黄连英就留在了农贸市场继续卖菜,摊子还是那个位置,原来这当时黄连英转摊子的时候,还是她的名字,这会找人家把摊位拿了回来,钱自然也是要补偿给人家的。
主要是黄连英的摊位转出去之后,别人在这卖菜的生意并不是太好,假如生意景气些,也不会同意再转给黄连英。
蒋征自然是去上课了,早上7点20分的早读还是要上的,尽管没有老师。蒋征几乎早上的时候都是急冲冲的就到了学校,就生怕自己迟到了。也不会在意父母是在睡觉还是已经出门去了,因此蒋文到家的时候也就见不到自己儿子,有史以来,蒋文第一次起来这么早出门,到家见不到儿子,也就奇怪。
自己拿手机看时间也才7点几分,人已经不再屋子里面了。
“8点才上课,7点钟人就不在了。”
嘴巴念叨着,自己就进了卧室继续和闺女挤在一堆,接着补一下瞌睡。
中午蒋征回家来,蒋文也才起来一会的时间,见儿子进来就催着蒋征去煮饭。蒋征下意识的就回了句:
“我妈了?”
“你妈们,去卖菜了嘛!”
“哦”
蒋征才不情愿的去煮饭去了,蒋文算是越来越懒了,蒋征小的时候蒋文还知道在家没事就煮饭做菜之类的,现在倒是就想等着别人做好,就差帮他喂进去了。
用蒋奶奶的话来说就是:
“要懒们,干脆不要吃球他,那个就连嘴巴都可以不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