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朕情分不同,有什么话直说就是,朕还有不答应的道理不成,何至于非得如此,母后若是知道了,定要怨怪朕。
提起曹太后,檀嬷嬷的神情一下柔和了许多。
她本就是太后娘娘自闺阁带到宫里的,深宫数十载,她始终陪在娘娘身边,去郡王府之前都不曾离开半步,切身实地见证了娘娘一路走到现在的辛酸和苦难,好不容易苦尽甘来,还
在娘娘最难过的时候她没能陪在身边,此后,也没有必要再相见,徒增伤悲了。
民妇与皇上的情分,早在离宫之时就断的一干二净,民妇是檀嬷嬷不假,但已不是宫里的檀嬷嬷,而是先郡王府的檀嬷嬷,除了人还是那个人,这两种身份之间,天差地别,民妇也理应按照宫中规矩行事。
说着,她就扣了个头,她身旁的中年男子也依葫芦画瓢,只不过,是个闷不吭声的,从进来到现在,殿内众人也没能看清他的样貌。
檀嬷嬷都是众所周知的人了,他,会不会也是在场某位的熟人呢?
民妇心中有件事,始终耿耿于怀,经过民妇这几年明里暗里的查探,总算有了头绪,也顺藤摸瓜找出了线索。
她看了眼身边人,只见他从怀里掏出块陈旧的碎布料,动一动,里面的东西就会丁零当啷的响,似玉佩,又似某种瓷器,总归只剩碎片了。
皇上且看,此物您可眼熟?
边说着,檀嬷嬷边打开了外面的碎布,露出了里面东西的真容,的确是碎片,还是白玉碎片,清澈透亮,一看就是上乘玉种,寻常人家绝对不可能有此物。
那伙山匪,实际上是灵宁一带流窜的难民,无路可走了才会落草为寇,为了银钱,他们什么事都做的出。
小主子重情,只要是对她好的人,她都会加倍回报,为了抵抗山匪,我们损失了不少人马,小主子不愿让他们白白把命丢了,待醒来后,身子修养的差不多了,就夜袭了他们的山头,从为首之人身上搜到了这块玉佩。
只可惜,少了正中央,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不完整,乍一看也看不出是谁的手笔。
但民妇记得很清楚,先郡王身上,有块差不多的,因是御赐之物,他每时每刻都挂在身上,民妇见过数次,可若皇上不点头,民妇也无法真的确认。
根本不用细看,燕帝只扫了一眼,就确定这块玉佩是当年唐郡王得胜归来时,他赏赐到郡王府的奇珍异宝中的一件,白玉无瑕,亦是世间难得,至今,他也没能寻到比这还要纯正的白玉,全天下,恐怕也只此一块了。
他叹了口气,沉声道。
确实朕赏给先郡王的。
檀嬷嬷嘲讽一笑,放在腿上的上逐渐收紧。
那一切就都说的通了,为了不被人注意,我们一行人都谨言慎行,只敢走官道,不曾往深山老林里去过,怎么就会被他们发现,在官道就敢拦了我们的路呢,原来背后,有如此大的靠山。
她转头,看向盯着白玉佩,失魂落魄的刘氏。
刘夫人可知晓此事?先郡王最为珍视的玉佩突然消失了,您就没怀疑过?
刘氏动动干涩的双唇,眼珠子颤了颤,片刻才道。
他说,不小心,丢了。
檀嬷嬷哈哈大笑,眼底满是怨毒,咬牙道。